ShiJuanYun - 试卷云

https://www.shijuanyun.com/.

试卷云

Index

某同学用DIS“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某次实验电压传感器示数U与电流传感器示数I关系如图(b)所示。

  

1)图(a)中,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2)由图(b)的可得,该电源电动势        V,内阻        Ω

3)根据实验测得的UI数据,若令,则由计算机拟合得出的图线如图(c)所示,则图线最高点A点的纵坐标        W(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82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电源内阻忽略不计)。实验前,电容器C不带电;实验时,先使S“1”端相连给电容器充电,充电结束后再使S“2”端相连,直至放电完毕。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记录了电路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选填“>”“<”“=”)。若计算机测得,则电容器C的电容为        F

2)由甲、乙两图可判断阻值        (选填“>”“<”“=”)。

83.如图所示,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主要是由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板AB正对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d。当质量为m的微小油滴在两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忽略空气浮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某次实验:两板间不加电压时,可观察到油滴竖直向下做匀速运动,通过某一段距离所用时间为;两板间加电压U时,可以观察到同一油滴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且在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与不加电压时油滴在时间内运动的距离相等。该油滴所带电荷量为多少?

2)通过X射线照射在AB板间改变油滴所带电荷量,重复操作,多次测量油滴的电荷量,测量得到油滴的电荷量如表所示。如果存在元电荷,根据表中数据求出元电荷e。(保留3位有效数字)

实验次序(i

1

2

3

4

5

电荷量

0.95

1.10

1.41

1.57

2.02

  

 

...

实验可以揭示自然规律的奥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74.数字式多用电表使用操作正确的是(    

A.测电流时,应将多用电表并联接入电路

B.测电压时,要将黑表笔接高电势点

C.测电阻时,待测电阻可以与外电路的电源相连接

D.使用完毕应当拔出表笔,并把选择开关旋到“OFF”档或交流电压最高档

实验二 波的干涉与衍射

75.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中甲和乙,由此可知(    

A.甲和乙都是衍射图样 B.甲和乙都是干涉图样

C.甲是衍射图样,乙是干涉图样 D.甲是干涉图样,乙是衍射图样

实验三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76.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出多组摆长L与周期T的数据,并输入计算机生成如图所示的图像,计算机显示图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以平衡位置为参考点的原因是        实验四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

77.电路如图所示已知该电阻阻值为左右,则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合理的阻值范围为(    

A0~2Ω B0~20Ω C0~200Ω

78.用螺旋测微器测定该金属丝的直径,测得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mm。又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该金属丝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cm

 

79.一个阻值为的电热合金丝,若将其长度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其电阻值为(    

A B C16Ω

实验五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

80.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电源为太阳能电池,定值电阻

 

1)电路中的作用是        

2)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多组数据,描绘出光照一定情况下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如图乙,由图像知当输出电流时,UI成线性关系。则电池电动势E        V,在满足UI成线性关系的条件下,该电池的内阻r        。(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当电流大于150mA时,随着电流增大,电池的电阻        (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5V时,电池的输出功率为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也是一门方法论科学,人们在认识世界、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思想方法。

64.在探究弹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以弹簧弹力F为纵轴、弹簧长度l为横轴建立坐标系,依据实验数据作出F-l图像如图所示,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30N/m B30N/cm C0.15N/cm D0.15N/m

65.某同学用平板AB制作了一个直角架。该同学想通过该装置,利用压力传感器和量角器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平板B置于水平面上,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平板B上,将木块C置于压力传感器正上方,木块C紧靠平板A,如图甲所示,记录此时传感器的示数F1,此时平板A对木块C的弹力为           

2)以直角架连接边为转轴,抬高平板B的另一端,使平板B绕转轴逆时针旋转,平板B转过的角度为60°时,记录传感器的示数F2,如图乙所示;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比较F1F2的大小,若F1F2之比为            ,即可初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4)重复步骤(2),多次调整平板B转动的角度,比较F1F2的大小,多次验证;

5)在步骤(2)中,板B绕转轴逆时针旋转到角度为60°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平板B与木块C间的摩擦,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推出平板A对木块C的弹力             (选填一直变大先变大后变小)。

66.如图(a)所示,是DIS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小车上安装的是位移传感器的             部分(选填接收发射)。

2)实验中,多次改变             的总质量,获得多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数据。某同学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b)所示,图线没有通过坐标原点,经检查分析,是由于小车与轨道间存在摩擦所致,则该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N

3)另外4位同学均得到一条几乎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现将这4位同学的a-F图像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得到如图(c)所示的4条图线,这4位同学记录的小车总质量分别为:m1=0.50kgm2=0.75kgm3=1.00kgm4=1.20kg。由图(c)及4位同学记录的小车总质量,推断出小车加速度与小车总质量的定性关系是:                     ,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67.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伽利略理想实验步骤如下:

  

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AB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BC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

上述四个步骤中,属于理想化推论的是(    

A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8.在伽利略和笛卡尔等科学家工作的基础上,牛顿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的运动方向与所受合力的方向一定相同

C.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D.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在科技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处。

(1)一个连续的正弦纵波由装在一根非常长的弹簧的一端的振源沿弹簧发出,波源频率为,弹簧上任一质点的振幅为,任何时刻相邻两个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间距离为。则该纵波的波速为        ,弹簧上任一质点经过的路程需用时        

(2)某同学准备自制一个弹簧秤,他把弹簧上端悬挂在一固定力传感器上(力传感器测量方向已调整至竖直)。未悬挂重物前用刻度尺测得弹簧自然下垂的长度为,力传感器读数为。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质量的重物,待稳定后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并记录相应的力传感器读数

 

请根据图中的数据点完成图线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用该弹簧秤测量一重物,力传感器读数为,则重物的质量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3)用图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内壁光滑的直玻璃管内有一压紧的弹簧,此时弹簧长度为,其右侧放置一小球A。右端管口放置一小球B,将弹簧释放后球A向右运动,与弹簧分离,与球B发生碰撞后两球从管口飞出。图中点是小球从管口飞出点在水平地面上的垂直投影,是球A落地点, 是球B落地点。测量两点间距离为两点间距离为,管口到地面的高度为。重力加速度为

 

A、球B在空中飞行时间(      )

A.相同    B.不同

B飞出管口的初速度        ;(将两球视作质点)

(不定项选择)撤去放置在管口的球B,将弹簧压紧到长度仍为,右侧放置球A,将弹簧释放,球A飞出管口后落地,落地点为(图中未标出)。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球A的质量        B.球B的质量

C.弹簧的原长        D两点间距离

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应满足        (用本题中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试卷云 | 网站免责声明
为了浏览本网站(试卷云,以下简称本网站),访问者应当关注、理解并接受本站作出的下述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教育教学参考之用。

2、本网站及其会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3、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或项目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4、访问者在从事与本网站相关的所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浏览、利用、转载、宣传介绍)时,必须以善意且谨慎的态度行事;访问者不得故意或者过失的损害本网站的各类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网站以任何方式直接或者间接的从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国际公约以及社会公德的行为。对于访问者利用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而作出的任何决策、决定以及其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5、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6、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试卷云   

试卷云 | 网站导航
试卷云 | 广告位